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  工作动态

关于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典型案例的公示

日期:2024-04-28 作者: 来源:长江办 【字号: 打印本页

  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基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扎实推进,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公益岗位等渠道促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实现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全覆盖,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巩固提升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成果,经公开征集、各地推荐、专家评议,选取了13个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典型案例。现对以上典型案例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4428日至430日。如有异议,请实名向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并提供证明材料。 

  联系电话:021-6249926162455171 

    

  附件: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2024428 

 

  附件 

  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典型案例 

  (按行政区划排序) 

    

  一、上海市崇明区:昔日江上捕鱼人 今日江边 

  崇明区堡镇人民政府组建了一支15长江禁捕巡护队伍,发挥退捕渔民熟悉水情鱼情优势,吸纳11名退捕渔民参加。自2022年以来,巡护队累计巡查发现问题955起,现场处理问题810起,成功处置率达85%。同时,巡护队广泛宣传禁捕工作,提高群众对于长江十年禁渔的理解度、知晓度和参与度成为长江十年禁渔宣传队 

  二、江苏省骆马湖:引导退捕渔民发展网箱养鱼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骆马湖渔业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退捕渔民近水会水靠水吃水的长处,依托净水网箱项目,实行网箱管理信用承诺+契约管理积分制帮助246566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每年净水网箱优质鳙鱼总产量可达5400吨,年产值超过7200万元,带动每户退捕渔民年增收5.6万元以上。同时,净水网箱每年可以固氮76.3吨、固磷5.6吨、消耗藻类25840.5吨,输出碳汇1372.8吨,生态效益价值估计1006.9万元。 

  三、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成立退捕渔民零工市场  

  吴江区成立退捕渔民零工市场,辐射周边渔村社区600多户渔民。市场采取一点多用、服务叠加的方式,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退捕渔民及其他就业群体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针对退捕渔民特点,市场免费举办水产养殖鱼宴制作等技术培训,共帮助173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精准帮扶 业务指导 以特色养殖推动转产创业 

  歙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金融部门加强合作,简化创业担保贷款放款流程,鼓励退捕渔民创业。退捕渔民申请创业贷款30万元、商业银行低息扶持贷款260万元,注册成立生态农业公司截至20243养殖水面36亩,养殖光唇鱼、宽鳍鱲300营业收入200万元。 

  五、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建设捕转养基地 助力退捕渔民转产转业 

  2020年启动长江退捕渔民捕转养工作以来,当涂县整合市县两级财政资金1136万元建成13833亩的捕转养基地,加强技术指导,发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吸纳519退捕渔民转产为水产养殖产业工人,人均工资达到5300/ 

  六、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打造退捕渔民创业示范基地 

  20212月,新建区联圩镇河下村21户退捕渔民成立了渔改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200万元,退捕渔民持股100%。渔改种植专业合作社集生产加工销售、渔民就业创业、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已建成基地1860亩,其中蔬菜1260亩、龙虾养殖600亩,为160名退捕渔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退捕上岸闯市场 自主创业显活力 

  团风县退捕渔民程长庚退捕上岸后离渔不离水自主创办了打捞公司,吸纳7名退捕渔民从事技术工作,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2023年,该公司争取到300万元贴息贷款投资建打捞起重船,在长江上掀开了新的职业篇章。 

  湖北鄂州市梁子湖区水产专业合作社带动退捕渔民致富 

  刘正兵曾是梁子湖区捕捞队队长,退捕后牵头成立水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推动实现了退捕渔民抱团合作,通过统一购置苗种、组织养殖技术培训等措施,形成供产销一站式经营、传帮带集体致富的良好模式。2022年以来,合作社20余位退捕渔民发放工资150万元。 

  湖南常德市汉寿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退捕渔民就业 

  汉寿县通过政策优惠引进劳动密集型的食品企业2021年以来,该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公司一线员工月工资最低在3000元以上,高者达5000元以上,帮助100多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十、重庆长寿区:退捕渔民走上导钓之路 

  51岁的雷志兵是长寿区远近闻名的捕鱼能手,自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后退捕成为了一名渔政协助巡护人员工作表现突出,现担任长寿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护渔大队队长20233经培训合格后成为渝钓通平台的一名兼职导钓员,工作之余垂钓爱好者提供可钓区禁钓区信息饵料选择建议等导钓服务,深受垂钓爱好者欢迎。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退捕渔民创办特制风味鱼品牌 

  平昌县退捕渔民杨新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创立了鱼类食品加工生产公司,依托政府补贴资金和融资贷款,实现风味鱼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成为川东北第一家特制风味鱼品牌,产品销北京、广东等地。企业吸纳退捕渔民67人,2023年实现产品销售3280万元。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退捕渔民发展山羊养殖 走上勤劳致富道路 

  60岁的退捕渔民雷光付利用国家退捕补助资金发展山羊养殖当地政府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科技特派员采取多种形式提供技术支持。雷光付养殖的山羊已从最初的8只发展到现在的300只,每年出栏70余只,年纯收入达6万元以上,成为当地闻名的致富能手。 

  十三、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以退 昔日渔民当上老板 

  34岁的退捕渔民刘仕华多次参加永善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烹饪培训,凭借自己近水知鱼的优势和肯学勤练的品德,萌生出自己当老板的想法。2021年,刘仕华用14余万元的退捕补作为启动资金,在政府部门20万元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资金支持下,成功经营了椒麻鱼餐馆目前,刘仕华年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实现了从渔民老板的华丽转身。